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提出申请
企业要填写申请书并准备相关附件。认证机构在收到申请方的正式申请后,会对申请文件进行严格审查。
2.认证机构审核
认证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文件审核的主要对象是申请书的附件,即企业的质量手册及其他说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材料。现场审核则是通过实地查证质量手册的实际执行情况,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作出评价,判断企业是否真正具备满足认证标准的能力 。现场审核工作完成后,审核组要编写审核报告,报送审核机构 。3.审批与注册发证
认证机构会对审核组提出的审核报告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若通过认证,认证机构将予以注册,并向企业颁发注册证书 。4.获准认证后的监督管理
企业获得证书后,并非一劳永逸,认证机构会对其实施监督管理,以确保企业持续符合认证标准要求。这些管理工作包括:变化通报:获证企业需及时向认证机构通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变化,如组织机构调整、生产工艺变更等 。监督检查:认证机构会定期(通常每年一次)对获证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检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和符合性 。认证暂停:当获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发生不符合认证要求情况时,认证机构会采取认证暂停措施,这是一种警告,在暂停期间,企业不得使用认证证书和标志进行宣传 。认证撤销:如果企业存在严重不符合规定,或在认证暂停的规定期限内未予整改,又或是发生其他构成撤销体系认证资格的情况,认证机构将做出撤销认证的决定 。不过企业若不服可提出申诉,被撤销认证的企业一年后可重新提出认证申请 。认证有效期的延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一般为 3 年,在有效期届满前,企业若希望继续保持认证资格,需按认证机构规定,在足够时间内提出重新认证的申请 。企业如何准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方针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宗旨和方向,应体现企业对质量的追求和承诺 。质量目标则是质量方针的具体体现,要具有可衡量性和可实现性 。完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权限: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确定组织的质量活动和过程,完善组织职能,明确各部门和岗位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 规范流程,制定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对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各个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确保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制定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确定关键控制点,加强过程控制:识别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对这些关键点进行重点监控和管理 。2.培训员工
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应涵盖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质量工具和方法等 。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根据员工的岗位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和工作能力 。加强质量意识教育:通过开展质量月活动、质量竞赛、质量案例分析等方式,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营造全员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 3.选择合适的认证机构
考察认证机构的资质和信誉:认证机构必须具备国家认可的资质。经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批准的认证机构 ,可以通过查询国家认监委的了解认证机构的资质情况 。了解认证机构的行业经验:选择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认证机构,他们对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和质量管理要求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提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关注认证机构的服务质量:包括认证机构的审核流程是否规范、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否高、服务态度是否良好等 。综合考虑认证费用:在保证认证质量的前提下,企业可以对不同认证机构的费用进行比较,选择xingjiabigao的认证机构 。但要注意,不能仅仅以价格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认证机构的资质、信誉和服务质量等重要因素